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统计数据与分析

关于推进秀洲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 2018- 03- 26 15: 54 信息来源: 秀洲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年来秀洲区电子商务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已初具产业规模,成为我区经济和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本课题以2017年统计系统电子商务抽样调查数据和浙江省商务厅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对几家全区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的实地调研,旨在准确客观地反映、分析全区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现状,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秀洲区电商经济开展现状

(一)网络零售总量居省、市前列。浙江省商务厅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秀洲区实现网络零售额204.67亿元(大口径,下同),同比增长35.4%,总量仅次于海宁市、桐乡市,居全市五县两区第三位,在全省89个县(市、区)中,位列第17位。电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表1:2017年浙江省网络零售额前20位县(市、区)

序号

地区

县(市、区)

网络零售额(亿元)

1

金华

义乌市

1288.36

2

杭州

西湖区

857.57

3

杭州

江干区

763.27

4

嘉兴

海宁市

582.43

5

杭州

萧山区

580.72

6

金华

永康市

569.07

7

杭州

余杭区

563.27

8

杭州

滨江区

500.86

9

宁波

鄞州区

360.87

10

杭州

拱墅区

350.67

11

宁波

慈溪市

304.93

12

嘉兴

桐乡市

293.04

13

温州

瑞安市

285.98

14

杭州

下城区

270.76

15

温州

鹿城区

254.7

16

温州

瓯海区

214.62

17

嘉兴

秀洲区

204.67

18

湖州

吴兴区

204.33

19

台州

天台县

203.58

20

温州

永嘉县

189.26

(二)企业开设网店率居全市第二位。根据秀洲区统计局对全区751家法人单位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秀洲区样本企业开设网店率为8.7%,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仅次于海宁市,居全市五县三区第二位,较全市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较高的法人单位网销率,说明电子商务对我区实体经济的渗透水平居全市前列。

(三)电商经济与三次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入。分行业看,2017年电商调查样本企业中,开展网销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其中企业网销率最高的行业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均为10.5%;其次为软件信息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网销率分别为10.0%和9.1%。而上年同期,样本单位中开展网销的行业仅有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的企业网销率,均居全市第二位,分别仅次于嘉善县和海宁市,这说明秀洲区电商经济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深度在不断加强。

表2:秀洲区电商调查样本企业网销率两年分行业对比表

                                                                               单位:%

行业类别

2017年网销率

2016年网销率

农林牧渔业

9.1

0

制造业

10.5

6.8

批发和零售业

10.5

12.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

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8

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8.3

0

(四)居民住户网购率突破七成,网络消费潜力不断释放。2017年电商调查数据显示,520户调查户中,有网购行为的住户为382户,占比达73.5%。从学历分组来看,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口的网购率最高,已达97.5%;中低学历人口的网购率提高明显,初中、高中(中专)学历人口网购率分别为22.2%和69.7%,较上年分别提高7.4和16.1个百分点。从年龄分布来看,20-29岁为网购主要年龄段,网购率达90.5%,其次是30-39岁,网购率为82.5%,其余各年龄段人口网购率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网购已成为我区居民住户的重要消费形式。

二、秀洲区电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网络零售全部纳入统计核算难度较大。由于国家现行统计制度对网络零售并无单独核算,因此电商经济的发展成果较难完整体现在统计数据中。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根据现行统计制度,该指标由限上和限下零售额组成。其中限上零售额按限上单位的实报数纳入统计,限下零售额由国家、省、市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数逐级评估核定。在此制度下,如果一家网店没有升为限上单位,其零售额很难全部体现在社零数据中。而网店要升限上单位,又存在两大难点。一是许多法人网店存在大量现金交易,零售额无法体现在财税报表中。法人单位要升限上单位,财税报表的营业收入达标是硬性指标。然而目前许多网店的交易主要通过现金达成,开票较少,这导致许多已达标法人网店难以纳入统计。二是许多个体网店业主出于纳税等方面的顾虑,不愿转为限上单位。按照现行的统计制度,达到限上标准的批零住餐个体户也可以纳入限上统计,但在实际中,许多个体业主出于对纳税负担、财务人员成本等方面的顾虑,不愿转为限上单位。2017年,秀洲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10亿元(大口径),与省商务厅反馈的网络零售数据204.67亿元(大口径)有49.57亿元的差距。在现行统计制度下,如何让电商经济蓬勃发展的成果完全反映在统计数据中,是需要思考解决的难题。

(二)电商产品的同质化加剧了竞争和研发成本的压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相对透明的市场价格体系,商品被海量型地呈现。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区网络零售商品仍以服装、家居、食品等为主,如何在众多同质商品中加快产品的创新,打造有秀洲特色的优质电商品牌是重大挑战。课题组在对一家电商龙头企业的调研中了解到,该企业在产品创新点发掘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以提高研发的精准性,2018年该企业拟研发投入200余款新产品,平均每款的投入额在10万元左右,研发总投入预计将高达2000万元,企业研发成本压力大。

(三)日益增长的网销成本给电商做大做强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电商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样本企业开设网店的户均网销成本为48万元,居全市第一位,66.2%的受访企业认为,“投入成本较大、资金缺乏”是网店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课题组在对一家电商龙头企业的调研中了解到,该企业目前面临的成本压力至少有两方面:一是仓储、物流成本激增。该企业的仓储体系以租赁形式为主,目前仓储面积已扩容至23778.58平方米,而租赁单价达每月20元/平方米,每月仅仓储租金成本就有近50万元的支出。再加上布置WMS系统等完善仓储体系的投入,仅仓储物流成本已超500万元。二是广告费用的加速增长。2008年,该企业获取一名客户所需的广告流量费仅几毛钱,如今则需300元以上,平均每月投入的广告已超100万元。该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是电商行业成本增长的典型缩影。

(四)专业人才的缺乏是电商企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对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电商调查数据显示,37.8%的受访企业认为,“缺少专业人才或技能”是企业不开网店的主要原因之一。受访网店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68.3%,远高于全体企业的高学历从业者占比(22.8%)。在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中,几家电商龙头企业均把人才引进作为电商运营的重难点。相较周边的杭州、上海等地,秀洲区乃至嘉兴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依然有限,专业人才的紧缺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电商单位的入统入规工作力度。在现行统计制度下,秀洲区电子商务发展成果若要充分反映在统计数据中,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对电商单位的入统入规工作力度,这需要发改、经商、税务、市场监管、统计等各部门合力协作。一是要结合“个转企”工作,加大对毛衫、家居用品、厨卫家电等电商集聚产业的单位排摸工作,对达到限上标准的单位及时纳入统计。二是对达到限上标准的个体网店,要做好业主的思想工作,解除其思想顾虑,将新增限上单位的政策奖励范围由法人单位拓展到个体户,对优质个体给予奖励。

(二)加大对电商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持符合秀洲特色的电商龙头企业,鼓励电商企业的品牌创建和做大做强。对优质电商企业进行精准扶持,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开发、政府政策补贴、税收返还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大电商人才的培训和高端电商人才的引进力度,可由行业协会牵头,开展电商人才业务培训,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各地人才招聘活动。

(三)依托优势产业集群,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家居用品、厨卫家电、丝织产品、羊毛衫等秀洲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依托专业市场优势,整合各专业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资源,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秀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形成具有秀洲特色的电子商务应用与服务模式,使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链上下游及国内外产业资源配置的纽带作用,促进市场升级。加大“电商换市”力度,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利用自身品牌销售网络优势,优化上下游供应链,塑造和提升品牌价值,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考虑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引导秀洲区优势产业和产品向电商园区集聚,以点带面,普及电子商务应用。

(四)打造精品平台,优化电商发展环境。电子商务园区作为产业聚集平台,通过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可加快汇聚优势企业和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创业孵化平台。依托上海交大科技园、洪合毛衫市场、王店厨卫家电市场、王江泾南方纺织城等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电子商务园区,促进电子商务集群发展,并以优势行业典型企业为标杆,聚合电子商务龙头优势,积极推动全区传统企业开拓网上市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自由职业者开设网店和电商公司。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加强政策扶优、强化宣传引导等机制的构建,不断优化全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