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索引号: 330411ZF000000/2018-14764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18-11-12
文号: 来源: 秀洲区教文体局
索引号: 主动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18-11-122018-11-12 15:29:53
文号:
来源: 秀洲区教文体局

对政协嘉兴市秀洲区四届二次会议第2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日期:2018-11-12 15:29 浏览次数:

区委宣传部:

    对于政协文史委在政协嘉兴市秀洲区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秀洲文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一、关于秀洲文化平台建设情况

1、区级有“两馆”。包括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新馆于2012年11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区图书馆(市图书馆秀洲分馆)于2005年建成开放,位于秀洲公园,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未独立建制,目前委托市图书馆管理。今年将对区图书馆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在秀湖旁的嘉兴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中,规划了图书馆新馆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今年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秀洲新的文化地标。

2、镇街道有“一站”(文化站)。设施建设水平分三个层次。一是独立建设,文化站与图书分馆合一,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以上,包括洪合镇、王江泾镇。洪合镇2015年获评我区首个浙江省文化强镇。二是与其他设施资源整合,文化站与图书分馆分开,包括王店镇(设施与镇工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整合)、新塍镇(设施与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整合)、油车港镇(设施与菱文化馆、村文化礼堂整合)。5个镇图书分馆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之间,藏书约3万册,报刊杂志约200种,配备电脑约20台。三是与其他设施资源整合,没有建设图书分馆,包括新城街道、高照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整合)。油车港镇、高照街道文化站和图书分馆新建项目正在实施中,2018年将建成开放。设施建设补助政策为:新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中心,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200元、400元〔按文化建设实际使用面积计算, 其中村(社区)文化中心由区、镇(街道)财政按1:1补助〕。

3、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建设。自2013年起,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目标,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文化条线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我区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2家,覆盖率54.8%。计划到2020年底目标建成文化礼堂108家,覆盖率达95%以上。

4、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运行。按照《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秀洲区构建城乡一体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2015年底,构建了以区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为支馆的“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这两年,通过工作例会、绩效评估、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以及“我的艺术梦”公益培训、驻镇工作室等创新项目,推进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有效运行,提高服务效能。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更早一些。2007年开始,嘉兴市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2007—2008年,在市、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图书馆的具体指导下,我区统筹规划,认真部署,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建立了5个嘉兴市图书馆乡镇分馆,实现了镇图书馆“满堂红”,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5个镇分馆馆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突破3万册以上,专职图书管理员5人左右。2009年5月8日,洪合镇良三村成立了我区第一家村级图书流通站。到目前共建立了12家村级分馆。2015年实现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2018年,高照街道图书分馆将建成开放。

5、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区镇图书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的镇、街道文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场地借用,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善。(全市有4个未达到省一级以上综合文化站的镇街道,秀洲占2个。)二是秀洲新区文化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城市文化气息不浓,群众文化参与度和活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关于秀洲文化队伍建设及作用情况

1、文化“两员”队伍。根据嘉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要求,推行区文化馆向所属镇(街道)文化站下派1名文化员和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专职文化管理员的“两员”制度。文化下派员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由区镇两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区、镇两级财政保障经费7万元/人,其中:区财政承担2.5万元/人,镇、街道财政承担4.5万元/人。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薪酬费用由市、区、镇(街道)三级财政共同保障,市、区财政对实际聘用的文化专职管理员每人每年各给予1万元定额补助,其余由镇财政承担。目前全区共有文化下派员7名,采取劳务派遣方式配备;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128名,为聘用人员。“两员”制度推行以来,促进了设施管理、团队建设、活动开展等工作,是基层文化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文化馆总分馆运作的基础。在示范区后续建设中,“两员”制度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群众文艺精品创作。近年来,我们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风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用文艺作品讲好秀洲故事,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以2017年为例,音乐作品《老朋友》荣获市“五个一工程”奖,舞蹈作品《村姑的美丽生活》登上省人民大会堂舞台。3件音乐作品(《十姐妹花十姐妹画》《爷爷的水天堂》《菱乡情》)、2件排舞作品(《甜蜜又可爱》《乡村的口哨》)、1件舞蹈作品(《村里厢有间画室》)、1件戏剧小品作品(《求救》)进入省决赛,组织创作家风情景剧《万卷教子》。208件视觉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获奖及入选,其中国家级37件、省级79件。

3、存在问题。总的来说,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有影响的文艺创作精品仍旧较少,文艺品牌活动依然缺乏。

三、关于秀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1、文物。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8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王江泾长虹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王店曝书亭、新城街道九里村的皇坟山墓葬群、新塍来龙桥村吴家浜遗址、油车港古窦泾村鱼池汇桥、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双桥遗址、沈曾植墓、国界桥、北溪桥、长生桥、高公兴酱园旧址、吴润昭私院、里仁桥、大墩岗遗址、洪合项氏墓、龚宝铨故居、麟湖桥。此外还有,市级文保点87个、文物登录点163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共3处:新塍、王店梅溪、王江泾一里街。名人旧居故居共5个:王店曝书亭(省级文保单位)、油车港镇龚宝铨故居(市级文保单位)、新塍镇吴润昭私院(市级文保单位)、油车港镇张绍忠故居(市级文保点)、王店镇施定夫故居(市级文保点)。革命旧址有8处: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嘉桐工委新塍联络处旧址、施阿钊烈士墓、王洪合、李乐楼烈士烈士陵园、“吴嘉湖独立团”成立纪念地(新桥庙小学)、王江泾镇长虹村碉堡群、王江泾镇一里街碉堡、王店老火车站碉堡。

2、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秀洲区现有各级非遗项目37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网船会),省级4个(七月七香桥会、新塍传统糕点加工技艺、秀洲农民画、纸凉伞灯彩),市级12个,区级20个;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14名,区级22人;省级非遗教学基地1个,市级1个,区级8个;省级非遗旅游景区2个;市级非遗生态保护区3个。共有5个省级老字号:分别是五芳斋、公泰和、真真老老、张萃丰、徐珍斋。

3、农民画艺术节。1983年至今的30多年来,秀洲区先后获得“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至今)、“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类)”、“中国最佳传统文化传承节庆”等国家级荣誉与称号。文化部社文司批文建立全国唯一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并批准每两至三年在秀洲区举办一次“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2001年至今共举办了6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2016年11月秀洲承办了中国民协主办的全国首届现代民间绘画研习班。2017年5月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中,秀洲区入选13幅作品,是入展画乡中数量最多的一个区,这也是近年来秀洲农民画在全国画乡中领先地位的集中表现。

4、“一镇一品”文化节会。王店镇从2006年起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一系列的朱彝尊文化活动,每年都举办大型朱彝尊文化节。新塍镇自1999年举办首届新塍元宵民俗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0届,是嘉兴市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元宵民俗文化活动。王江泾镇在2009年首次由政府组织举办了“网船会”活动,2011年6月,“网船会”项目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也是秀洲区第一个进入国家级 “非遗”名录的项目。洪合镇、油车港镇、新城街道和高照街道也挖掘自身资源,举办 “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

5、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文物、非遗数量不多、级别不高,且与周边县市区有同质化现象。二是保护、传承和开发有待加强,一些传统工艺失传,如纸凉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群年龄比较大,一些古桥、古建筑年久失修。

四、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1、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区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实施秀洲图书分馆提升改造工程,完善功能布局,改善办馆条件,把秀洲图书分馆打造成为中山路的一道文化风景。布点建设王店镇兴乐桥堍、洪合镇凤桥村、油车港镇图书分馆、高照街道图书分馆、新城街道、秀洲图书分馆、米萌公寓和高新区展示馆共8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提升区域文化品质。按照省文化厅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薄弱乡村建设“十百千”工程要求,推进重点街道(高照街道)和7个重点村(王店镇庆丰村、洪合镇凤桥村、新塍镇观音桥村、王江泾镇古塘村、油车港镇麦家村、新城街道义庄村、高照街道新义村)文化建设,提升基层文化建设短板。全力配合好区委宣传部,新建一批农村文化礼堂。

2、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两员”队伍建设。巩固提升区文化馆向所属镇(街道)文化站下派1名文化员和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文化专职管理员(“两员”)建设成果,确保“两员”队伍长期稳定,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作用。充分发挥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人才、资源、网络等优势,统筹搭建“两员”素质提升培训平台,通过集中授课、学习观摩、技能比武、才艺表演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两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文体团队孵化培育,引入微创投工作理念,精准扶持一批新内容、新需求的文体团队,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3、办好群众文化示范性品牌活动。一方面,依托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全区舞蹈大赛、群众声乐大赛、戏剧小品比赛、讲故事比赛、主持人选拔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是秀洲非遗传习人”、“我的艺术梦”公益培训、人文秀洲讲座等赛事活动,讲好“秀洲故事”,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另一方面,依托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以图书分馆、学校、农家书屋为主要阵地,建立健全文教结合、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秀洲”。继续推进“一镇一品”、“百姓微舞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群文活动。

4、举办第七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拟举办开幕式、“新时代 新农村”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展、秀洲农民画“走出去”海外展、秀洲沙雅农民画创作采风作品展、“秀洲画派”主题论坛、中国农民画艺术创意产业博览会、“画乡记忆”美丽乡村体验行等活动。通过举办艺术节,进一步提升秀洲农民画知名度,保持秀洲农民画全国领先地位,推进秀洲农民画画乡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也为全国农民画画乡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繁荣创作,扶持精品,发掘人才,探索产业,促进交流,共同推进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事业新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谋划推进人文秀洲建设。提交区委区政府出台《“人文秀洲”发展规划(2018-2025)》,出版《流淌的精神——人文秀洲的100个故事》。加强乡贤文化建设,策划实施“百名乡贤服务百村”计划,挖掘和宣传传统乡贤及新乡贤的思想、精神及其先进事迹,发挥乡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提炼推广王店镇、油车港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经验,充分挖掘小城镇文化基因,保护好小城镇的历史文脉,助力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朱彝尊研究,在区图书馆新馆筹划设立朱彝尊纪念馆,着手编制展陈大纲,收集朱彝尊有关的古书著作实物。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2018年4月10日

                              

(联系人:李国平        联系电话:82720266)

已落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