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闭棚以后,棚内高湿的环境使灰霉病容易侵染爆发,在棚内存留大量的病原孢子,而灰霉病的特点就是易从营养丰富的残花、柱头等处进行侵染,造成危害。
所以,很多菜农都会对果实的残花等进行处理,比如瓜类蔬菜在蘸瓜药中加入防灰霉的药剂、豆类蔬菜采取晃棵、茄果类蔬菜进行拾花等等。
西红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在拾花防灰霉病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拾花时间的确定
灰霉病喜低温、高湿环境,在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条件下容易发病,叶、茎、花序和果实都可感染病菌。以上发病部位在湿度大时均生稀疏至密集的灰色或灰褐色霉。
以茄子为例,拾花的时间应该是在当茄子的长度超出花瓣的长度之后,花瓣开始出现衰败迹象时最好,此时花瓣与花托之间的离层已经形成,比较容易去除。如果去除时间过早,果实十分幼嫩,将花瓣取下时会伤及果实,轻的会使果实表皮出现木栓化斑,严重的会导致果实畸形。去除过晚就容易染灰霉了。
去除腐败花瓣的方法是顺着花瓣的生长方向将花瓣拾去。这样既可以将残花处理干净,不至于在萼片与果实之间有残余,又可以预防在拾花的过程中将茄子雌蕊的柱头碰去,影响茄子果实的长势。
防治配方:
1、50%啶酰菌胺(凯泽)+40%菌核净;
2、腐霉利或速克灵(50% 腐霉利)+ 甲基托布津;
二、拾花要干净
在拾花时有时候只会注意到未脱落的残花,而对于那些已经凋落的残花都忽视了。像茄果类蔬菜,每年都会出现烂枝子、烂叶子的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掉落在上面的残花感染灰霉病引起的。所以在拾花时一定要将落在茎蔓上、枝杈上、叶片上甚至地膜上以及地面上的残花一并拾去。防止这些残花成为灰霉孢子生长的基地。
只要注意到了这两个问题,再加上一些药物的防治,完全可以将棚内灰霉孢子数量降到最低,就能够不被灰霉病所困扰。当然从病害三角的角度来说,除了要降低病原基数外,控制发病环境降低棚内湿度,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