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经济信息商务局 > 业务资讯 > 统计分析

2017年上半年秀洲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日期: 2017- 08- 21 09: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综合运行科

2017年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1331”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狠抓招商选资、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退散进集、力促转型升级,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从指标完成看,总体平稳,工业投入等重点指标保持稳步增长。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6月,全区443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89.4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64.04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市9.0%),增速列九个主体第四位。

2.工业投入稳步推进。1-6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60.96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列第6位;技改投资46.25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列全市第3位。2017年1-6月已准入59个项目中,其中增地项目有25个,用地1054.8亩;亿元以上项目有14项,占准入项目数比重为23.7%,占比较2016年全年(17.6%)提高6.1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项目有1项(顾家家居)。

3.招商选资势头较好。1-6月,全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6138万美元,同比增长27.3%,完成区目标任务(3.5亿美元)的46.1%,增速在全市九个主体中排在第三位,完成市目标任务(1.9亿美元)的84.9%,;完成合同外资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8.1%,完成区目标任务(5亿美元)的61.7%。全区完成市外内资实到资金46.41亿元,同比增长40.8%,各主体中仅洪合镇(36.52%)进度未过半。丰田、恒逸、顾家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4.退散进集稳步实施。1-6月,全区完成“退散进集”1543家,完成全年目标的257.2%,腾退占地面积1161.76亩,完成全年目标的145.2%,全区完成淘汰落后及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94家,完成全年目标的85.5%,淘汰设备1263台(套),完成全年目标的114.8%。

5.节能降耗有效推进。1-6月,秀洲区规上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为62.7万吨标煤,同比下降0.2%,低于全市3.5个百分点(全市能耗同比增长3.4%);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7%,低于全市4.5个百分点(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下降幅度在全市九个主体中排名第一位。全社会用电量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其中:工业用电量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

6.外经外贸有所复苏。1-6月,全区服务外包接包合同签约金额39408.24万元,同比增长61.3%,完成市目标(59000万元)的66.79%。合同执行金额17449.88万元,同比增长30.73%,完成市目标(52000万元)的33.56%。其中,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924.93万美元,同比增长32.99%,完成市目标(3300万美元)的28.03%。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76.26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外贸出口65.35亿元,同比增长8.5%,外贸进口10.92亿元,同比增长28.9%。

(二)从行业发展看,除光伏新能源产业呈现明显回落,其他三大主要产业均实现快速增长。

1.时尚纺织产业:1-6月,实现规上产值131.90亿元,同比增长20.3%,占比45.58%;实现销售收入117.82亿元,同比增长16.5%,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102.2%,行业内呈现恢复式增长,龙头企业雅莹集团自收购大雅家以来,产能明显扩张,1-6月实现销售7.03亿元,同比增长64.35%。

2.智能家居产业:1-6月,实现规上产值43.94亿元,同比增长18.6%,占比15.18%;实现销售收入40.72亿元,同比增长17.1%,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4.8%。随着顾家、奥普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入驻,王江泾“智能家居小镇”和王店智能家装产业集群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6月,实现规上产值41.37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比14.29%;实现销售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20.7%,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9.9%。山蒲照明依托于出口市场的扩大,生产效益均呈现高速增长,销售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106.31%。

4.光伏新能源产业:1-6月,实现规上产值21.22亿元,同比下降19.9%,占比7.33%,拉低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8.67亿元,同比下降2.5%,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62.5%。从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国家政策调控影响,“抢装潮”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招大育强为抓手,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着力开展招商选资。编制出台了《秀洲区2017年招大育强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半年来,共开展小分队招商200余次,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2017秀洲投资环境推介会,6月全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阿特斯等32个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约达145亿元。截至6月底,已成功引进逸鹏化纤、顾家家居、丰田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重大项目,其中逸鹏化纤已于5月初正式投产,预计今年销售可达10亿元。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制定2017年工业投资考核办法,动态管理工业投资项目,通过召开项目推进专题协调会和双月度开展项目集中走访活动,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每季度举办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列入市“五个一批”重点培育项目59个和市615重点项目30个。截至6月底,共准入工业项目59个,开展项目竣工验收10项,洪合毛衫创业孵化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持续加强企业培育。制定《秀洲区“美丽工厂”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创建“美丽工厂”达标企业30家以上,标杆企业10家以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举办第三期清华大学企业家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分行业开展面向企业高管业务培训。建立“小升规”培育库,确定69家成长性好、产业发展优的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并分层次、分主体开展专题培训达7场次。截至6月底,销售超亿元企业突破4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新上规企业3家。

(二)以产业升级为重点,不断推进经济转型。

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传统行业“机器换人”,引进海尔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加西贝拉服务公司,以推广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发毛衫整烫机器人,台华新材料、博美泰克等项目快速推进。深入实施“两化”融合,编制《秀洲区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三年实施方案》,明确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企业上云”,召开秀洲区 “企业上云”(纺织业专场)工作推进会,组织鼎美智装申报国家贯标试点企业。截至5月底,全区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3.3%、83.8%。

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大“四新”经济培育力度,举办秀洲区“四新”经济专题培训班,召开嘉兴市推进“光伏+”行动现场会。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成功举办沪嘉两地机器人现场会,以嘉兴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落户秀洲国家高新区为契机,重点推进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发展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传感技术、软件和信息集成技术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着力打造包括研发、设计、应用、制造、加工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1-6月,光伏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产值占比26.5%,同比增长3.4%,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5%。

稳步实施退散进集。深化企业绩效评价,全区425家规上企业中评选出A类企业82家、D类企业24家。建立退散进集领导小组,着力以洪合毛衫提质增效工程、王店小家电品牌提升工程、北部喷水织机整治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退散进集。

(三)以改革创新为目标,不断优化精准服务。

创新政企沟通机制。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认真当好“店小二”,连续五期举办秀洲区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联系会议,共42家企业参会,解决逸鹏化纤用工复产等束缚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117个,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加强政策宣传扶持。举办“三外”、工发资金申报等各类政策宣讲培训活动共17场,培训企业家数达500余家。编制《2017年度秀洲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强化发展信息经济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减负政策宣传,落实国家省市减负政策要求,蓝特申报国家工业强基项目获得补助4000多万元,预计2016年度第一批区级工发资金超2000万。

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全力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改革事项34项,占比达89.5%。截至6月底,共办理“零土地”技改项目承诺备案71项,开展代办项目200个,总投资额累计112.2亿元,完成各类环节审批事项694项,经代办后项目审批平均提速50%以上。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是传统产业占比偏高。秀洲区纺织业等传统产业占比仍偏高,且有上升趋势,1-6月数据显示,纺织业产值占比为45.58%,较2016年底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产业支撑拉动作用不强。今年以来,秀洲区光伏产业等重点发展产业明显回落,1-6月产值同比下降19.9%,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分别为0.3%、9.3%,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0.3%)。

(二)外贸出口复苏缓慢。一是纺织等主导产业仍处于下降区间。1-6月,秀洲区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7.7%,低于全市平均6.5个百分点,列全市倒数第一。海关数据显示,1-5月我区外贸出口同比仅增长7.6%,纺织、服装类出口分别同比下降4.1%和5.4%。二是龙头企业出口回落明显。1-6月,我区龙头企业福莱特、生辉照明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40.2%和21.9%,占销售比重进一步回落。

(三)退散进集后续保障不足。一是财政保障不足。“退散进集”工作以关停淘汰为主,主要手段还是协议补偿腾退,面广量大,对镇财政压力较大,以王江泾镇为例,集聚区外近25000台喷水织机,每台平均补助20000元,完成淘汰将投入5亿元,退出成本巨大。二是进集空间不足。绝大部分“低小散”企业进行综合整治搬迁进入工业园区,需占用较多的土地,秀洲产业特点决定腾退对象基本上没有腾出建设指标,两创中心建设缺少土地指标,建设进度滞后,存量有限,“进集”遇到障碍。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阶段,区经信商务局将围绕“1331”的总体工作部署,开展百日攻坚,确保实现全年红。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招商选资。强化招商工作机制,全面梳理在谈项目,列出可签约、可审批、可到位项目清单,每月更新,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深化接轨上海,充分把握嘉兴市列入浙江省接轨上海示范区的发展契机,全面对接上海优质产业、项目、人才等资源,同时精选骨干力量,加强驻点招商。举办秀洲区招商人员培训班,不断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招商能力。全力办好秀洲经贸洽谈会,重点围绕光伏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等产业,签约、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确保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等重大项目4个。

(二)抓有效投资。动态掌握全区工业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资进展情况,加强重点投资项目走访,重点跟踪在批在建或拟建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情况。双月度召开项目督查协调推进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举办2次以上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全力推进顾家家居、奥普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麒盛科技等重点“机器换人”项目和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三)抓信息经济。推进平台建设,积极创建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省智能家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动态跟踪项目库,鼓励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以项目促发展。推进融合发展,按照《秀洲区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17-2019年),鼓励信息技术与产品的融合、制造过程的融合以及商业模式的融合,争创市级双创平台(企业)1家、新模式示范企业4家、试点行业1个。推进工业企业上云,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重点加强推进纺织业与互联网融合,全年计划完成400家工业“企业上云”。

(四)抓退散进集。持续抓好洪合毛衫提质增效工程、王店小家电品牌提升工程、喷水织机整治提升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开展喷水织机淘汰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全年淘汰喷水织机10000台以上。加强进集保障,指导各镇、高新区通过新建或改建“两创”中心,确保全区新建改建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以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加强府院联动,简化处置流程,重点加快亮皇、今麦郎、万昇制版等企业处置。

(五)抓节能降耗。积极引导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按照负面清单要求,严控节能评估审批,推进热电联产企业技术改造、窑炉改造、电机能效提升等工程,加快推进台华、龙源两家自备电厂关停淘汰工作,力争全年完成绿色制造20项,淘汰更新电机2万千瓦,创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12家,确保规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6%以上。继续深化用能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完善差别化杠杆政策,开展家庭工业集中检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六)抓精准服务。加强对经济运行中重要情况的调查研究,高度关注困难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企业,推进兼并重组,加强风险预警。加大精准服务力度,全力助推秀洲国家高新区创新提升建设,研究出台扶持集成装饰行业政策意见和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政策意见。运用好区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联系制度,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出台《秀洲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并建立秀洲区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服务清单,帮助企业了解减负政策,促进减负政策落地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参展、境外设厂等形式大胆走出去,加快推进服务贸易,重点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业务板块“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切实提高审批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