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组建一个仅十多位学生参与的硬笔书法兴趣小组到如今书法成绩硕果累累,近20年来该校共有300余人次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诠释着学校以书育人、立德养正的治校理念。学校专注书法特色的打造,并以此为引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的和谐推进,努力践行“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环抱式书法文化围墙、书法作品长廊、文学名人名作墙、开放式“书韵苑”、书法佳作陈列室、书香办公室……这些无不彰显着学校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探索以书育人新路径的深度考量。沿着教学楼前的长廊信步而行,学生们或隽秀、或大气、或灵动的方块字点缀在一张张方格纸上,别有一番风味。这里展示的是班级中“小书法家的风采”。教室内黑板报上一行行端正、清秀的粉笔字彰显着“油小”学生的书法功底,“书法角”每两周更新佳作。走廊上、校门口迎面而来的“油小”学子面带微笑,彬彬有礼,散发着儒雅、恬静的气质,校园内弥漫着浓郁的求知、求真气息。
近年来,学校按照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年龄特点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组建硬笔书法高级班、硬笔书法精英班、硬笔书法初级班、软笔书法提高班等分层化拓展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年元旦和“六一”社团成果展和“书法艺术周都是这些孩子大展身手的机会。课间,走进古色古香的开放式“书韵苑”,三三两两的学生时而端坐练字,时而信手挥洒,时而围坐探讨,这里没有教师严谨的教学,没有刻板的作业要求,有的是自由和文雅的切磋氛围。
学校每两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中国美院主办的硬笔书法考级,每学期开展校级硬笔书法考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申报,考级通过后颁发证书并张榜公布。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教育部语言文字运用管理司主办的第七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得了全市唯一的团体二等奖,并获“全国公办学校书法教育百强”称号。此外,“书法家进校园”百名师生现场书写研讨活动、嘉兴市新华书店“书写诗意童年 弘扬中华文化——油车港镇中心小学硬笔书法展”等大型活动也为孩子们搭建了多元化展示成长平台。
美术学科的个性画书签制作、语文学科的“书法三字经”诵读,信息技术学科的书法字体设计,音乐学科的古诗词吟唱,劳技学科的南湖菱壳书画描绘等课程为“油小“学生在书法习得与拓展方面开辟了更多有益的路径。
学校每年一度的书法艺术周不仅是学生书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融汇各门艺术类学科阶段性成果的盛典。现今,“油小”正尝试在体育学科中编制具有书法练习动作元素的健身操,在大课间活动和日常体育教学中着力渗透,将其打造为体艺融合的亮点。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继续坚持以书法特色构建课程群,进一步整合和强化书法与艺术的紧密融合。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拓展“书研”联动时空 十多年来,学校坚持走书法科研化的道路,从2003年的《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到2015年《构建“三位一体”小学书法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科研始终引领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鞭策着全体“油小”人深入实践,积极创新。
在这期间,学校在书法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共开发省、市、区级各类书法专项课题13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5项。一项课题成果获省教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成果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三项获区一等奖。基于课题研究而创编的硬笔书法校本教材荣获省一等奖,论文《农村小学全方位推进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获省一等奖并在省级层面作交流汇报。《硬笔书法特色课程的创建和实践》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汉字文化》。学校教师撰写的书法科研论文获奖丰硕,共获省一等奖1篇,省二等奖2篇,市一等奖1篇,市二、三等奖7篇。
学校先后举办了嘉兴市写字教学推进现场会、区书法骨干教师培训和多次区级书法教研活动,多次邀请省教研室、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嘉兴学院、区研训中心、区书法家协会的专家来校指导。不定期组织书法教学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外出学习、考察。书法教学科研的扎实推进,进一步树立并提升了学校特色品牌形象,增强了书法育人的区域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为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还开通了具有书法特色的微信公众号,申报创建数字化互动书法教室,努力开创书法教学和育人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