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索引号: | 330411ZF000000/2015-11919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区应急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15-03-27 |
文号: | 来源: | 秀洲区安监局 |
索引号: | 主动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应急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15-03-27 |
文号: | |
来源: | 秀洲区安监局 |
发布日期:2015-03-27 15:08:50 浏览次数:
2014年嘉兴市秀洲区安监局按照省、市上级部门和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及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区政府信息公开办的政府信息公开报告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现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形式和内容,加大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成立了以副局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二)健全工作机制。
着重在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全局信息公开长效机制,更新了信息采集与发布流程,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制度,提高了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三)扩展公开渠道。在秀洲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www.zjxzsafety.gov.cn/)上设置了信息公开专栏,与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链接。局网站内设有“安监要闻”、“工作动态”、“安全监管”、“服务大厅”、“政策法规”、“事故快报”、“信息简报”、“通知公告”等栏目。同时,还通过设置局政务公开栏、开通政务微博等方式,拓展充实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四)深化公开内容。
围绕中心工作,紧贴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布本机关机构职能、政策法规、业务工作、计划总结、培训通知、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方面的信息。
(五)及时更新信息。
新《安全生产法》的修订一经提出,我局就在政策法规栏中将新法纳入公开内容。2014年底,我区完成了职业卫生现场监管职责的交接工作,我局及时将有关职业卫生行政许可、日常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公开、更新。
(六)强化督查自查。
分管领导不定期对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抽查督查。联络员每季对本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文件等进行自查,防止应公开的信息的遗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局共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8条,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65条。
在信息公开内容深化方面,加强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为主的公文类信息和日常业务工作产生的相关信息的公开。公开信息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决算报告,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等。
三、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2014年度,我局共接受市民咨询电话120人次,现场接待人130人次。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局2014年度未发生针对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
五、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4年,我局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主要问题
1、信息公开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需要进一步挖深度,拓广度,再作延伸,努力从多个层面上实行全方位公开,特别是在关乎民生问题的公开上下功夫,尽最大限度地实行公开。
2、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根据信息工作要求,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地做好信息工作,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
3、信息公开内容实用信息不多,有待于进一步贴近民生、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015年,安监局将继续按照区委、区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管理流程,努力在信息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方面取得进展。
(二)改进措施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的学习,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做到该公开的及时公开,不该公开的要做好保密工作。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及时有效地收集、报送信息,充实信息来源,丰富信息内容,确保应公开信息全部及时、准确地得以公开,不断增强信息量并提高时效性,增强公开效果。
三是强化信息内容。加大公开力度,不断拓展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四是强化许可公开。做好信息公开与办事项目公开的有机结合,以政府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实现多项联动,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五是强化交流互动。完善局网站建设管理,充分发安监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第一平台作用,加强互动交流平台的完善,充分利用好“浙江政务网”、“阳光工程”、政务微博等互动交流系统平台,加强与广大网民的在线交流,宣传解读相关政策措施,主动回应重要舆情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